生命如何结束,死亡如何开始?

虽然死亡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,但它仍然是个谜。在这里,萨古鲁解释了离开身体时具体发生了什么。文章摘选自萨古鲁与知名骨科医生Dr. Rajasekaran在2018年11月29日于哥印拜陀举办的印度骨科学会年会中的谈话。

生命如何结束,死亡如何开始?

Dr.Rajasekaran:萨古鲁,你谈到生命,而它引发了医生们对于生命的一个很大疑问。如今他们说,我们体内有数以万亿的细胞,而每个细胞都是独立存在的。并且你说一个病患死亡时,只有大脑在两三分钟后会死去,但他身体的大部分依旧存活着。他的皮肤、他的肌肉、他的骨骼会继续存活数小时。所以当我们死去的时候,是什么死了?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……我们体内的生命在哪里?是在脑中或心脏里?你所说的生命又指的是什么?是在脊椎中么?它位于哪里?

Sadhguru(萨古鲁):世界上有这么多活着的人——你可以问问他们,他们在哪儿。我认为宗教信仰把人类的头脑搅乱了,以至于人们连自己内在发生了什么都不明白。他们知道天堂的地理位置,上帝坐在哪儿,他有多少孩子,他生日是哪天——他们无所不知。怎么他们会不知道他们的生命在哪里?这岂不荒谬?

Dr. Rajasekaran:因为我们被告知了上帝的生日,但没人告诉我们我们的生命在哪里。

Sadhguru(萨古鲁):我问你们所有人——你真的是生命么?

听众:是的、是的、是的。

正确看待事物

Sadhguru(萨古鲁):不,大多数人只是一堆想法、情绪、理念、观点、信仰体系和偏见。他们不是生命——他们的想法和情绪占据了他们的生命进程。他们生命中最占主导的是他们自己的想法和情绪,而非生命进程。这意味着,你自己脑中的那些愚蠢渺小的造物变得比造物主的创造还更大。那是一种愚蠢的活法。瞧,今早,太阳准时升起。星球照常旋转。在这数以万亿的星系中,没有一件意外发生——今天宇宙中的一切都完美运行着。这不够棒吗?

但有一个不愉快的小想法在你头脑里蠕动,今天就被毁了。这是因为你对你在宇宙中是谁失去了正确的视角。我们所在的太阳系,如果它明天消失了,宇宙中根本无人会注意到——它是如此渺小,宛若尘砾。在这如尘砾般的太阳系中,地球是一粒微尘。在那微尘中,哥印拜陀市是一粒超级微尘。而在那之中,你是一个大人物。这就是个大问题了。

当我们对我们是谁,我们是什么完全失去了概念时,你如何能去理解其他事呢?把握对生命的正确视角极其重要。我们为何所知甚多却不知我们生命的本质是什么呢?

现在,你问为什么如果某人死了,一些细胞依然活跃。原因是——我们所称为“生命”的,物理上,在很多层面上是一个机器。有硬件,也有软件。硬件的核心是骨骼。软件同样重要。不然,一个细胞如何知道这是一个人类细胞——而不是一个猪细胞、一个树细胞,或者别的什么?它知道是因为有一整套软件存在。

那里还有记忆——进化过程中留下的记忆、基因上的记忆、业力上的记忆。各种各样的记忆被加诸于系统内的每一个细胞中,确保它永远不会感到困惑。如果你吃了三天的狗粮,你不会变成一只狗,因为那记忆已经被深植于你系统中。那个软件包实际上比硬件庞大得多,而且它还被注入了能量。

Prana的五个维度

在瑜伽中,我们称之为Prana。它表现在五个基本维度中。他们分别被称为prana vayu、samana vayu、apana vayu、udana vayu和vyana vayu。它们各司其职。

Prana vayu和呼吸,呼吸作用和思维活动有关。如果prana vayu耗尽了,你的呼吸就会消失。他们会立即尝试给你做心肺复苏,如果没能恢复呼吸,医生就会说你死了。呼吸和心肺活动直接相连——一旦呼吸停止,心肺活动会自然停止。所以prana vayu消失了。如果负责产生系统热量的Samana vayu开始耗竭,身体就会开始变冷,也会开始变得僵硬。

一旦apana vayu开始大量地消退,那么感官活动也会消退。我们必须明白——你或许检查了某人的呼吸并且宣布他们死亡,但他们依旧有感觉。有许多人们因尸体移动而受惊吓的案例,因为感官活动依旧发生着。生命依旧没有全然相信它已经结束了——它依旧做着自己的努力。

Udana Vayu——浮力因素

当udana vayu消退的时候,浮力也消失了。当我说浮力的时候……你或许重70、80或50公斤——无论你多重,假设你现在很开心活泼——你感受不到你身上这50公斤。如果你站在称上,重量会显示在那儿。但当你走路的时候,它不在那儿,仅仅是因为udana创造了一种浮力——它让你不那么受重力影响。有些瑜伽练习可以激活它。

在中国有许多udana流派。你或许看过那些例如《卧虎藏龙》之类的电影——那些是udana流派,在那里他们掌控了udana,可以漂浮。嗯,电影里有些夸张了,但身体变得更轻盈。对一个武术斗士来说,身轻如燕很重要。有许多某些芭蕾舞者和武术大师,跳到物理学认为毫无可能的高度的例子。他们只是通过创造更多的浮力,去超越那个(正常的)水平。

所以udana管控浮力。一旦udana开始耗竭,身体突然变得沉重。体重并没有增加,但你能对重量的感知更强烈了,只是因为udana在消失。在医院工作的人或许知道抬一个活人和一个死人差别很大——完全是因为一旦udanda消失了,浮力就消失了。

Vyana Vayu——最后离开的

第五个维度称作vyana vayu——它本质上是防腐剂。如果vyana消失了,即使你还活着,身体也会开始腐烂。有一些特定种类的蛇毒有此效。如果它们咬了你,你不会死,但毫不夸张地说,身体的组成部位会开始分崩离析,只是因为vyana会消失。所以,一旦vyana消失了,腐烂过程就会开始。

在瑜伽的有些体系中,我们想要这五大vayu在1到1.5小时内,差不多同时消失。在正常死亡中,取决于这个人的年龄,这个身体有多活跃,vyana可能得花14天才能离开。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一文化中,你们有最长达14天的仪式——因为他们觉得vyana或许依旧存在。当你埋葬一个人的时候,vyana或许还萦绕在那儿。

这正是为什么在这一文化中,规矩是——如果一个人死了,在1到1.5小时内,你必须火化他们。但这么一来错误发生了——当他们还活着的时候,有人就把他们放到火葬堆里。所以他们把期限延长到了四小时——在四小时内,你必须火化这个躯体。但如今,有许多问题,所以人们等1、2天或者3天。女儿人在美国,而她必须到场,所以他们就等着——诸如此类的事。

快速火化的原理

我们必须明白——你并不诊断人们是否死亡,你宣布他们的死亡——这两者有所不同。所以当你宣布他们死去时,对你来说,他们死了。就那个人而言,某种程度上,所发生的一切不过只是他失去了他的身体。他穷尽一生,认为自己是一具躯体,从未意识到他携带的这个躯壳只是来自地球的累积物。当他突然离开身体,他倾向于在躯体周围流连,因为他失去了他的辨别力。一旦他离开身体,辨别力就消失了,所以他倾向于流连于那具躯体周围。

这正是为何在这一文化中,我们说一旦我们确定某人死了,你必须立即火化他们。这对死者有益,这样一来他们知道游戏结束了,这对生者也有好处。如果一个对你而言非常亲近的人刚死了,而他们的身体在你面前,你会一直幻想,“或许他们只是在睡觉。或许他们会起来的。或许某些奇迹会发生。”

这会毫无必要地持续下去。你会看到人们在哭泣,巨大的情感戏码会上演。然而一旦你火化了尸体,每个人都变得沉寂,因为现在大家都明白游戏结束了。这对生者和死者都好。所以关于生命如何离开系统——生命是如此深深根植于系统中,它不会这么简单地离开。它阶段性地进场,也将阶段性地离开。

原文链接:Isha Forest Flower 2019 一月刊

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ishayoga.net/mystery/how-does-life-end-and-how-does-death-begin/

(22)
上一篇 1月 18, 2020 3:01 上午
下一篇 1月 18, 2020 11:32 上午

相关推荐

  • 满月日那天,你会发生什么?

    毕竟,月球不过是这个星球的一颗卫星而已,无助地被地球束缚着,绕着它转圈。那么,它重要在哪里?为何满月日和新月日被认为很重要?

    4月 26, 2021
  • Akash——更大的智慧

   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生活似乎总是与你作对?对于有些人生活却是一帆风顺?萨古鲁解释说,有一种叫做Akash的智慧,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起着重要作用。

    7月 27, 2020
  • 为何冥想是迪阿那灵伽的特性?

    迪阿那灵伽的主要特性是冥想,冥想会姗姗来迟,但它一旦出现,就会一发而不可收。

    1月 8, 2019
  • 我们如何才能体验到Krishna(克里希那)?

    萨古鲁讲述了Krishna(克里希那)的多面本质,以及在《摩诃婆罗多》中,不同人如何以不同的方式体验Krishna。萨古鲁谈到了Leela——游戏之道,一个人能够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去探究生命最深刻最严肃的层面。萨古鲁说,如果我们想要品尝Krishna的本质,被Krishna的意识所触碰,我们就需要Leela。否则我们不会知道Krishna是什么。

    8月 25, 2019
  • 迪阿纳灵伽(Dhyanalinga)的科学

    迪阿纳灵伽(Dhyanalinga)的建造经过精心的设计,令即使不了解冥想的人也能体验到冥想。

    10月 15, 2018
  • 迪阿纳灵伽的七大特质

    迪阿纳灵伽能量的基本推进力能促进一个人的灵性成长和进化。而在一星期的七天中,迪阿纳灵伽会分别释放出七种不同的生命特质,每个人都可从中获得各种益处。

    10月 26, 2018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